第五届全国强激光与粒子束前沿学术研讨会

潘卫民 研究员

报告人姓名:潘卫民

报告题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及其建设

报告内容简介:

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中国科学院、北京市共建怀柔科学城的核心装置,总投资近五十亿人民币。 HEPS是我国第一台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也是第一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设计束流发射度世界最低、亮度最高。于2019年6月启动建设,建设周期6.5年。空间分辨可达纳米量级、时间分辨率达皮秒量级,X射线能量可达300keV, 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环境、生物医学等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前沿基础科学领域。

HEPS包含加速器和光束线站。目前,1360米的储存环束流流强达到了40 毫安,发射度达93皮米弧度,实现了国家验收指标,同时,成功实现了国际首创的基于增强器高能累积的置换注入,大大减小了增强器低能段对单束团电荷量的需求,同时实现了引出束流的循环再利用,使得加速器更加绿色环保。

HEPS首期建设14条用户光束线站和1条测试线站。 2024年10月12日,光源发出了第一束光,并做出了体现第四代光源卓越性能的样品实验结果,与常规光源对比,第四代高能同步光光穿透更深、分辨率更高,灵敏度显著提高。

目前,HEPS装置已基本建成,首期多条光束线站启动带光调试,开展了特色样品实验。HEPS正式进入带光联调和冲刺达标阶段。

报告人简介:

潘卫民,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现任国家“十三五”重大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工程总指挥。

主持了多频段超导腔系统和连续波超导质子直线加速器的研发,突破多项瓶颈技术。多次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奖项。

主持研发的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500MHz超导腔系统长期投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带束运行,国产超导腔首次工程应用并唯一长期稳定运行,达到了国际领先指标,使我国跻身于世界少数成功研制的国家之列。

主持成功研发了国际首台具有创新性的首个由14个低b轮辐超导腔组成的ADS强流质子加速器,实现了强流连续束质子超导加速器国际性突破,外媒高度评价。

在自由电子激光和环形对撞机主力腔型—高性能1.3 GHz超导腔自主研发上获得成功。带领团队国际上首次提出将中温退火工艺用于1.3 GHz 9-cell超导腔及其模组,创造了品质因数的最高世界纪录,成果已用于国家大科学装置建设。国外项目也采用了此方案。

领导建设了我国第一个第四代高能光源,基本建设成功:直线加速器和增强器通过验收,创多项中国和世界新高,其中直线加速器单束团电荷量超7nC,为国际最高,储存环束流发射度小于100皮米•弧度,达验收指标。光源发出了第一束光,并做出了体现第四代光源卓越性能的样品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