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强激光与粒子束前沿学术研讨会

杨志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报告人姓名:杨志

报告题目:医用同位素的生产及其临床应用

Produ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Medical Isotopes

报告内容简介

自2021年起,国家原子能机构等8部门联合发布了《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随后11部委及12部委相继出台相关规划文件,从国家顶层设计层面推动中国医用同位素及放射性药物等核医疗产业的快速发展。医用同位素作为核医疗产业链的上游核心环节,是核医疗发展的基石。根据来源不同,医用同位素可分为堆产、器产及乏燃料提取;根据射线种类,可分为α、β及γ同位素;根据用途,则可分为诊断用同位素和治疗用同位素。在医用同位素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疾病及功能需求,开发特异性配体并与不同性质的医用同位素偶联,可构建出具有临床价值的放射性药物,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诊疗一体化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此外,医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还为药物药理学及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报告将系统介绍医用同位素的基本性质、生产技术及其在临床诊断、治疗、诊疗一体化以及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旨在为核医疗领域的科研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报告人简介:

杨志,研究员,博导。国家药监局放射性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主任,国家原子能机构放射性药物研发与临床应用(核技术应用)中心主任,北京市核医学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等。发表论文320余篇;先后组织承担863国家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项目、科工局非密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市医管局“扬帆”、“登峰”项目等;累积获得科研经费超2000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6项;其中4项专利临床转化,转化金额超6000万。曾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三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北京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突出贡献奖;北京大学-中国光谷成果转化奖等。